第一檔電價標準調高
今日,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聽證會代表總體是贊成階梯電價的;對于合理但暫不具有實施條件的意見,會以后逐步改進。
對于公眾質疑最多的第一檔電價偏低問題,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,各地完善后的方案中,第一檔電價覆蓋率都超過80%,部分地區達到90%以上。此前,第一檔標準的設計初衷是覆蓋80%家庭。完善后的方案中,第一檔標準最高的是上海,為260度/月,最低的省市也在150度/月左右,均比之前方案有提高。但地區城鄉差異問題,還是一時難以解決。
同時,發改委方面承諾,未來第一檔電量標準會有動態調整機制;如果西部地區用電增長快,會相應調整一檔標準。
發改委稱將加強監管增收部分 對于公眾質疑的電價增收部分用途,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做出解釋,稱考慮到電表改造等增加成本,電網公司并不會增加多少收入;其中廣東地區會有增收,但甘肅等西部地區會有虧損合金鋼管。 發改委表示,各地將加大一戶一表改造力度,且電表改造不收費,費用由電網企業承擔,三年內要全部改造到位。 不過,發改委也表示,現在不增加收入,但不意味未來電網公司收入不增加,發改委會對將來可能的增收部分加強監管。 階梯電價實施后,電費抄表周期是否要改進的問題,發改委也做出解釋。相關負責人表示,試行中部分地方會按兩個月為周期抄表,也有地區會按季節、年為周期;因為是試行階段,各地可以嘗試多種周期。 對于不少居民提出的以年為周期方案,發改委方面表示,此舉可以保證家庭每年能享受到更多第一檔低價電;但弊端在于,節能減排效果會打折扣,因為當前政策是鼓勵家庭在用電高峰時節約用電的。 對外界質疑,居民用電只占國內總用電量12%左右,執行階梯電價對節能效果有限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釋,占更大份額的工業和商業用電,節能減排已在推行中,早在2004年就對就電解鋁等八個高耗能行業,實施了差別電價。 階梯電價實施后,下一步發改委還計劃對自來水、天然氣實施階梯價格。銷售部